近年來,隨著“機器代人”大舉推開,制造業企業對普通工人的需求明顯減少,而對“機器人技工”的需求開始旺盛?!肮烙嬆壳叭笨诳赡苓_到四五百萬,而且這一緊缺還在加速?!惫I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今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劇增,一方面是從本體到零部件的產能令企業苦惱,另一方面整個產業鏈的企業都亟需技工,尤其是系統集成和終端用戶。從機器人生產企業的角度來看,要想讓機器人產品更加普及,必須讓企業用戶能夠更熟練地安裝、使用甚至維修。但目前很難做到這點。原因在于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雖快,但機器人到生產制造企業后,操作使用機器人的一線技術人員奇缺。
因為工業機器人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畢業人才較少,因此目前機器人、系統集成等企業從事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的人員主要都是機械、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
據了解,工業機器人或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學生供不應求,很多尚未畢業就被用人單位預訂一空。
工業機器人職業教育依然痛點多:課程設計不完善 師資弱 考證難
與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長相比,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卻處于相對滯后狀態。目前,本科院校培養的機器人相關人才,大多從事原理研究、本體開發及特種機器人開發等,而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有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對口專業雖然逐年增多,但開設年限較短,從課程內容設置到人才培養過程,還不夠成熟。
上海某學院工業機器人專業帶頭人李老師,2015年在對15家應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調研中發現,很多機器人操作工缺乏基礎的學科知識,他們大多是高中或者中專畢業后,進入企業,跟著師傅學兩年就算入行的“徒弟”,幾乎沒有一個是懂得機器人維護使用的“內行”。有時候連電線布控都得由企業找來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生進行調整。他為工業機器人專業所設計的人才培養計劃,要念4年時間,除了86個學分必修課外,還有近100個學分的專業課,外加60個學分的頂崗實習課程。
無錫某學院控制技術學院院長表示,目前,國內并沒有系統公認的工業機器人課程體系、教材和實訓設備等教學資源。因此,工業機器人相關專業當下都處在探索的階段,教什么、怎么教、甚至實訓平臺怎么開發,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但有一條,這一切都得以學生能有效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為最終目的。
此外,師資弱、考證難、大企業多選擇本科院校合作等等成為職業教育的痛點。據了解,按照慣例,職業學校都會在畢業時考取一兩個由勞動保障部門組織考試的職業技能證書。但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還沒有這樣的證書可以供學生報考。
校企協同,社會培訓 多渠道共建人才大計
為解決人才培養這一難題,國家教育部采取了各種措施。教育部副處長任占營接收采訪時表示,教育部很重視這一行業人才的培養,并于2015年在300所高職院校中專門開設這一課程。而且教育部還積極促成機器人企業于高職院校的合作。
根據今年2月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于推薦職業院校參加教育部與華航唯實、abb、新時達工業機器人領域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的通知》,上述三家會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裝備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從各省推薦的323所中、高職院校中遴選174所進行了現場答辯,并最終確定其中的115所作為項目合作院校。
未來三年技工短缺有望得到緩解
當下對工業機器人技工的短缺好比十年前社會對數控機床技工的需求一樣,有設備,但是缺乏使用的人。不過眼下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多起來了,相信人才奇缺的現象不會持續很久,預計三年左右能夠得到緩解。
維視擁有近十五年的機器視覺行業經驗,憑借著優質的團隊配置,即涵蓋了光學成像專家、項目經理、算法工程師、軟件開發人員、方案架構師、項目驗證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培訓師等人員,共同將人工智能與機器視覺應用到智能生產制造當中。
我們建有大型機器視覺開放實驗室,幫助客戶進行硬件選型、項目驗證、評估等一站式視覺創新解決方案輸出。
公司設計、開發并實施了200多個國際知名企業大型機器視覺項目,涵蓋了電子、汽車、醫藥、太陽能、食品飲料、金屬加工等領域。
維視智能視覺創新在全國擁有超過100名機器視覺專家,并在北京、西安、蘇州,深圳、桂林和成都設立了分支機構。